为鼓励更多的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在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等人工智能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推动我省青少年机器人活动的普及,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12月22日,第十七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普及组)在成都市蓝港外国语小学举办。本届竞赛共有来自16个市州、200个学校、500余支全省各地的优秀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队伍及教练员2000余人齐聚赛场,尽情施展才华。
本次活动由省科协、省经信厅、中科院成都分院、电子科技大学主办,四川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四川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承办,成都市蓝港外国语小学、成都市蓉府阳光幼儿园协办,是我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的普及类赛事,更加注重考察选手们在人工智能设计过程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旨在鼓励青少年投身科创领域,激扬他们的个性潜能。
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雄壮激昂的歌声,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开幕式上,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经戈代表主办单位向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赛选手、辅导员老师表示诚挚的问候。他指出,培养和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国之所需、时代之要。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经过近20年的变革发展,活动内容日益丰富,活动组织日益规范,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已成为国内面向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开展的规模最大、认可度高、影响广泛的竞赛活动之一,涌现出一大批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工程技术人才。相信同学们在此次竞技交流中一定能学到更多工程技术知识,充分领略科技竞技的魅力,深切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为未来科学探究树立执着前行的信心和动力。
据了解,本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普及组)包括机器人竞赛活动、幼儿科技论坛活动两大板块。其中,机器人竞赛活动包括机器人垃圾分类比赛、机器人IQ挑战赛、智能工程(人机对战)挑战赛、机器人极速越障比赛、亲子创意搭比赛五个项目;幼儿科技论坛包括“AI 时代如何培养核心生命力”学术报告、幼儿科技课程展示、幼儿科教场馆展示等。
“牛奶盒是可回收垃圾,杀虫剂要放进有害垃圾的分类中••••••”一走进机器人垃圾分类比赛赛区,孩子们争着为将垃圾归类的声音便竞相入耳。此项比赛将垃圾分类知识与机器人相结合,比赛区域中心设置了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四个板块,而周边则分别摆放了6~8个代表不同种类垃圾的小方块。孩子们在认真观察了垃圾的摆放位置后,通过编程操控自己的机器人将不同垃圾归类到正确的位置。赛场上,每个孩子都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牢固,无论随即拿出怎样的垃圾,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抢答着正确答案。“可能现在很多人在垃圾分类上做的不够好,但是我相信等我们长大了每一个人都能做的很好。未来,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为绿色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来自泸州市叙永县白林中心校的熊永祺一边编程,一边为记者描绘着自己的环保规划。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延伸与应用,无人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产学研甚至国家层面的密切关注。为了加深对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作用,此次大赛推出“智能机器人工程挑战赛”项目——人机对战。赛场上,由人工遥控操作的机器人和自动控制的机器人正展开紧张精彩的机器人对决,只见编程控制的自动机器人正按照既定路线自主抢夺代表不同分数的纸杯,而另一方选手们也灵活通过遥控器控制机器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路线抢夺纸杯,展现了人与“机”的对抗,现场战况十分焦灼。“每支参赛队设计两个小型机器人,一个自动控制、一个手动遥控。每场比赛同时有两支参赛队上场,一方为自动方一方为手动方。通过赛场上的人、机对抗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机器人与人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优、缺点,从而为将来设计、制作出更为强大的机器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该项赛事裁判员朱坪介绍道。
据省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是我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品牌,它以培养青少年科人工智能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青少年通过计算机编程、智能设计、动手搭建机器人等活动,学习探索信息技术,提高他们在工程和科技创新方面的动手能力。通过机器人竞赛,可以带动一大批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让青少年通过机器人,去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动脑、逻辑思维能力。目前,全国百余万青少年机器人爱好者通过各种形式投身于机器人科学研究和工程研究活动中。(罗潇郁)